高校红色文化传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暨上海师大第六届“讲好上海红色故事”论坛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24-01-23浏览次数:687

1月13日,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主办,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分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张志丹工作室、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基地协办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暨上海师范大学第六届“讲好上海红色故事”论坛在500比分直播:徐汇校区外宾楼1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军、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处长耿绍宁出席并致辞。会议分开幕式与主旨报告、专家学者发言、闭幕式三个阶段。 

开幕式阶段,由500比分直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凤主持领导致辞阶段,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军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开幕式进程中,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处长耿绍宁致辞,她提到红色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同时红色文化在教育数字化中也应该呈现出500比分直播元的色彩,现今有部分高校开始运用短视频、微故事等方式对红色文化进行推广,我们也应该更进一步聚焦红色文化在社会传播中的表达。

开幕式结束后,由500比分直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主持,中央党校原副校长、500比分直播: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李君如同志作主旨发言。李君如对传承红色文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建立红色文化基因库,对历史名人、故居、事件进行普查和记录,这是确保红色基因得以传承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呼吁大众传承和传播红色文化,不断在“传”上下功夫,既要有思想政治自觉,也要善于将“知”和“情”与之相结合;再次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继承,理解“承”和“继”的含义,开拓创新,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背景下,青年能否保持红色文化基因决定着党的共产主义事业,因此如何针对当代青年新情况,打造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新形势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来到会议现场发言。

专家学者发言阶段,上半场由《思想理论教育》常务副主编曹宁华主持点评。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卫平作“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契合点”的发言。齐卫平指出,要发挥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功能,将其作为学生向党靠拢的精神载体并将其作为一种优良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他对大学生提出了要有奋斗精神、追求事业的上进、对自我的历练、有成长的体验、做好有价值的选择这几点要求。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以“伟大建党精神如何融入国家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历史与红色文化》”为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发言。他举例了邓小平与张锡瑗、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故事,点出现今我们对于红色故事的认识深度仍有待提升并提倡应当引导学生“行走上海”,利用好上海本土的红色资源,切实把握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德山以“经验之谈:500比分直播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知识基础思考”为题进行发言。他用自身的故事阐述了想法,从党史知识建构的角度对党史叙述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做了深入分析。他指出要在走进历史的基础上学习历史,真实动人的历史故事才能经得起考究,才能真正引导人们的思想走上正确道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知识和历史才能保证红色文化的基因本性。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以“红色文化教育的规范化方向”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认为红色文化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学校、社会都应当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作用。首先需要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定性,将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面向全民的基础性工程;其次,党的宣传部门也要积极宣传,做好监督,统筹协调,保证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延续红色基因;再次,全力保证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得到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副馆长朱晓丽从“第二课堂”角度阐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龙华烈士陵园招收了一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退役军人,规范了仪仗队礼仪的岗位职责,能使前来参观的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此外,龙华烈士陵园努力开发多元的课程管教合作和重点开发党性教育课程,引进专家团队参与党课内容的框架构建中,青年朋友也可以从历史的接收者转变为历史的讲述者。

下半场会议由500比分直播: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剑雄主持。上海教科院德育研究院宗爱东围绕“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逻辑与路径”进行发言,他表示,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上要做到理论结合,稳定思想;教学方式上看,要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教育时效性上看,教育要注意细节叙事,用细节吸引青年人的学习激情,从而增强课程的人文气质。针对自己的核心观点,宗爱东进一步提出,“细节”应该是有据可考的真实细节、回归生活的日常细节和直指人心的关键细节。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陶倩从毛泽东诗词中寻得感悟进而转向“人民概念及相关表述梳理”。她指出人民至上具有不同维度的样态,一是坚持全面的人民至上,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人民至上;二是坚持在结果上的人民至上,包括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等工作,而作为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负人民”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崇高情怀,是价值理念的基础,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色,人民情怀决定着人民立场,产生着人民理论。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渠长根从红色文化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联系展开发言。他表示,红色文化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联系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从学理层面上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红色文化有一系列论述,这些论述证明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红色文化如何传承和宣扬有一系列的实际行动;我们对社会文化的追求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追求定位是一致的,即助力民族复兴,实现远大理想。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雪垠就伟大建党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联系展开发言。她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几点见解,首先,红色文化资源需要重组和重构,将红色资源结构化、线索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首要举措,从而使课程形成长久性的稳定效应;其次,在思政课中,要实现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的结合,要在理论层次上触动青年学生,要在价值观层面上形成内在驱动力;再次,要将宏观上的叙述同微观上的感受相结合,既要有宏观的整体框架,也要有细节上的对于历史的感受;最后,要在学术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开拓创新,用与时俱进的方式吸引学生自觉参与红色文化的学习中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邵雍对于如何扩大红色文化课堂的延伸效应进行阐述。他表示,红色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是党史,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根本无从谈起。在学生党课中,党史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讲课者要通过精心备课,不断丰富内容,将红色文化熔铸其中,实现政治高度与理论深度的高度融合。党课在说“理”的同时也要体现“人”和“事”,体现宏大叙事与日常细节相结合,要讲有内涵、有情感的典型人物和历史故事。讲课者要把这些人物讲鲜活、把这些故事讲生动,才能把革命道理讲透彻。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芳从上海医疗着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她指出,或许在社会中,医疗卫生是一个小的领域,但是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工作者技术精湛、无畏艰险、人民至上、政治坚定,因此医疗卫生中也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为了不忽视这部分红色文化,高校教育者可以适当在课堂中加入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演绎增强存在感,同时可以借此机会普及中医特点,切实带学生去往第二课堂进行参观。自由发言阶段,专家学者对于会议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张志丹教授在闭幕致辞中对本次论坛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简单总结了会议纲要并对出席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感谢。本次会议成果丰硕、特点鲜明,透彻讨论了“高校红色文化传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方针。


(供稿、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